奮進的五年 | 曹縣“十三五”文化發展工作回眸!
文化設施建設取得豐碩成果
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我縣大力推動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縣文化館、縣圖書館升級為國家二級館,縣劇團完成維修改造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,鄉村記憶博物館建成并投入使用,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。
群眾在文化館書畫創作室參加免費培訓
縣劇院改造后商演不斷
曹縣圖書館外景
“十三五”期間,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推進,全縣27處鄉鎮綜合文化站按照三級標準完成了提升改造、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全覆蓋,全縣807處行政村全部建成了包含農家書屋、文體廣場、電影放映架在內的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,村級文藝團隊突破1200余支,布局合理、設施完善、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。鎮村以此為載體,圍繞春節、元宵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國慶等重要節點,開展文藝匯演、廣場舞比賽、書畫創作、讀書看報等各類文化活動,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。
侯集鎮分館免費開放
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縣秉持“大型活動品牌化,小型活動經常化”的理念,全縣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,不斷滿足城鄉群眾“參與文化、享受文化”的期待和需求。
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” 惠民演出
傳統活動創品牌。群眾文化藝術節、孝善敬老餃子宴、一村一年一場戲,這些文化節慶作為我縣群眾文化活動的標志性品牌,已成為群眾一年一度翹首以盼的文化大餐。其中,孝善敬老餃子宴暨送文化下鄉活動今年拓展至全縣807個行政村,成為今年影響力最大、群眾反響最好的活動品牌。
縣委書記張乾山參加餃子宴活動
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七,在人民廣場舉辦群眾文化藝術節
縣直單位參觀紅色文化歷史展
70周年書畫邀請展
文藝創作實現新突破
近年來,我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創作了一部部有筋骨、有深度、有氣場,拿得出、叫得響、傳得開的精品力作。投資200余萬元,新創了《伊尹拜相》、《夢圓“e”裳》、《喬遷大喜》等精品劇目3部,改編移植了《五世請纓》、《樊梨花征西》、《福壽鏡》等傳統劇目10余部,其中《夢圓“e”裳》演出獲得巨大成功,被山東省列入“2019年全省現實題材及革命歷史題材重點項目名錄”……這一串串的文化碩果,體現了我縣深厚的文化內涵,更是我縣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現。
《夢圓“e”裳》匯報演出劇照
《伊尹拜相》在縣電視臺演播大廳匯報演出
新排現代小戲《喬遷大喜》在送戲下鄉中為群眾演出
縣劇團復排傳統劇目《福壽鏡》
同時積極引導扶持莊戶劇團健康有序發展,通過整合區域內文化資源、爭取上級資金支持、配發演出設備、組織參加文博會、鼓勵參與送戲下鄉等方式,有力地促進了莊戶劇團的發展壯大,激發了莊戶劇團的創作活力,先后涌現出《天下父母心》、《娶爹嫁娘》、《博士返鄉》等多部原創劇目,弘揚傳統美德、凝聚正能量,在群眾中引發強烈共鳴。
《博士返鄉》首演
棗梆劇團排練新創小戲《娶爹嫁娘》
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全面加強
省級非遺項目曹縣皮影走進《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》
以鄉村記憶博物館為基地,設立條柳編、江米人、戲文紙扎等多個非遺傳承點,面向公眾每年舉辦免費培訓班10余次,收錄學員300余名。同時結合“文化三下鄉”活動,組織皮影、琴書、江米人、戲文紙扎等優秀非遺項目走進學校、走進社區,讓廣大群眾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,2019年以來,共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100余場,進社區活動50余場,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有機會親近非遺、了解非遺,為留住文化根脈集聚了強大的群眾力量。
戲文紙扎培訓班
非遺進校園
2019年梁堌堆遺址成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截止目前,我縣共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,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,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。
國保單位——梁堌堆遺址航拍照
省級文保單位—土山集堌堆遺址
省級文保單位——伊尹墓
省級文保單位——湯王陵遺址
文旅產業繁榮發展
放眼全縣,我縣的文化產業正不斷發展壯大。文化產業“走出去”成為全省亮點工作。我縣木草柳工藝品加工歷史悠久,經過不斷地創新研究,已發展到主要產品有各類草柳編織品、木柳草組合編織品、木制家具用品、家庭飾品、木雕工藝品等十二大門類三萬多個品種,產品出口到歐洲、亞洲、南北美洲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曹縣條柳編產業
曹縣木制品工藝
漢服文化產業發展迅速。曹縣漢服,承漢之古樸、唐之飄逸、宋之淡雅、明之端莊,現已形成原創研發、設計制作、體現展示、網絡營銷等完整的產業鏈。特別是在今年3月19日縣長直播活動以來,我縣漢服銷售額逐步上升,曹縣原創漢服的新聞熱度持續拉高。據統計,2019年中國漢服行業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5.2億,而我縣漢服電商銷售額就近19億元,占全國同類市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,被阿里巴巴公布為“中國最大的演出服產業集群”。
縣委副書記、縣長梁惠民做“主播”為曹縣漢服代言
文旅局舉辦漢服文化秀活動,助力電商產業發展
文化旅游與“一鎮一品”融合推進。全縣現有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、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1處(魯西南烈士陵園),2A景區一處(萬畝荷塘風景區),旅游強鎮2個,星級農家樂52家,工農業旅游示范點5個,黃河故道十個萬畝特色農業基地已初步形成,八里灣景區和環城游憩帶初具規模。在旅游配套設施方面有1家三星級賓館, 5家連鎖酒店,2 家旅行社。
夕陽下的曹縣萬畝荷塘國家級濕地公園
回眸“十三五”,曹縣文化事業蓬勃發展,一代代文化工作者在曹縣這片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沃土上播種、耕耘、收獲;展望“十四五”,全縣文旅系統將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,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繁榮文藝創作,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,用文化之筆繪就絢爛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