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縣歷史記憶!
如今的大美曹縣風景如畫,但你是否了解家鄉的人文歷史呢?來來來,小編帶你走進曹縣歷史記憶~
曹縣素有“商代第一都”之稱。
“商代第一都”都城位置
公元前16世紀,由商湯建立的商代第一個都城名亳,在今曹縣閻店樓鎮土山集村西南約3里的位置。西漢設薄(亳)縣。三國魏《皇覽》記:“湯冢在濟陰亳縣北東郭,去縣三里”。
商湯
歷任商王
湯(為侯17年)在王位13年;太丁,未即位而亡;外丙2年;仲壬4年;太甲12年;沃丁19年;太庚5年;小甲17年;雍己12年;太戊75年;中丁即位元年把都城遷于囂(隞,今鄭州)。盤庚即位后復居成湯之故居,居亳行湯政14年;小辛3年;小乙10年。
湯王陵遺址(今位于曹縣閻店樓鎮土山集村)
商都文化內涵
核心價值仁德文化,商湯寬仁厚德,“網開三面”恩及禽獸,才有天下諸侯紛紛歸附,百姓人心向商。殷商600年歷史反復證明,君王無德時,國勢衰弱;推行德政時,王道強盛。幾千年來,仁德文化一直被后人推崇,并賦予更多的內涵。
包容文化商湯居住的亳(今曹縣),處于東夷與中原的結合部,在長期交往中,東夷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,造就商湯開放、包容的胸襟,以最初“方百里”的小小諸侯國,勵精圖治,廣泛爭取周邊及東夷各諸侯國的力量,會盟景山,誓師伐夏,一舉推翻夏桀的殘暴統治,建立商朝;滅夏建商后,又“始屋夏社”,為夏人修建宗廟,并親夏如殷,包容夏之遺民,對天下各方百姓一視同仁,展示了商初的包容文化。
人才文化商湯深知人才的重要,不論地位的尊卑,不拘一格選賢任能,既拜薛國首領萊朱(仲虺)為左相,又不惜降身親自聘請身為奴隸的伊尹為右相,才有滅夏建商的成功,才有“昔有成湯,自彼氐羌,莫敢不來享,莫敢不來王,曰商是常”的商初盛世。
責任文化最初的責任文化,是用責任來賦予行為以合理性,進而激勵自己、凝聚人心。 商湯為侯時,是夏桀在東方負責征伐的方伯,對不遵守夏之政令的諸侯、方國進行責伐是商湯的職責。商湯伐夏,是以匡扶天下為己任,奉天命而進行的戰爭。進而贏得諸侯的理解與支持,使武力推翻夏桀統治,建立商王朝,更具正義性、合理性和可行性。
禮樂文化商代是禮樂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,祭祀是商王室頻繁進行的重要活動,是當時的頭等大事。祭祀對象主要包括天、地在內的自然神和祖先,祭祀主要用米、黍、酒、牛羊等,用意為祈年、祈福、祈雨、報德、禳災、去病等。在商代的禮樂文化中,巫術宗教禮儀已開始向治國教化工具轉化。
商代樂器崇陽銅鼓
政治思想武裝革命,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實現改朝換代的王朝。商湯通過廣施仁德、網羅人才、發展生產、壯大軍隊、聯合反夏力量、爭取盟國支持等一系列措施,使商部落逐漸成為能夠與夏抗衡的強大方國,接著又通過一系列戰略戰術的實施,最終取得滅夏戰爭的勝利,推翻延續約400年的夏朝,建立商王朝。其武裝革命奪取政權的實踐和軍事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商湯時期體現的比較充分。商湯一直推行的政策就是寬于待民,輕徭薄賦,注重百姓休養生息。反映出商湯的民本意識。
商代開國名相伊尹
經濟思想重視農耕,商代之前,曹縣一帶農耕文明就已經相當發達,這里植桑養蠶業和畜牧業發展較早;商湯時期,農業發展更快,伊尹耕于莘野,創立了區田、打井灌溉等農耕技術,農耕文化又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。
創立烹飪理論,伊尹自幼被有莘國庖人撫養,練就一手高超的烹調技藝,首次創立一套成熟的烹飪理論,他的“五味調和論”對于后世的烹調技術影響深遠,成為中華烹飪與中華飲食調味理論的源頭,豐富了飲食文化,伊尹被后人尊為廚圣。其烹飪文化傳承至今。
發明中藥湯液,商代之前,中藥雖已為人們所用,但多以嚼食草藥為主。伊尹在總結烹飪理論的同時,發現幾種中草藥同煮,可以增加藥性療效的事實,所以開始用陶器熬制中藥,并總結一套煎制中藥的理論《湯液經》。這一理論對后世中醫藥的發展影響巨大。
伊尹祠(今位于曹縣大集鎮殷廟村)
發展商業商族是最早進行以物易物的部落。史載,商先公王亥率人趕著牛羊到有易交換物品。商部落善遷徙,商湯之前,有八次遷徙,商湯建商后,仍有五次遷都。在不斷的遷徙中,物資交流不可避免的隨之進行。商湯時期,隨著農業、畜牧業、工業等的進一步發展,農產品、畜產品、工業產品更為豐富,物資交換也更加頻繁。周滅商后,商人居無定所,為躲避追殺,也為謀生,四處漂流,更是以販賣交換物資為業,因這一行業最早是商人所為,就叫商業,這也是商業的起源。
商代青銅器四羊方尊
注重工業商湯時期的工業主要是青銅器冶煉鑄造、制陶、造車、紡織等。其中造車業的發展得益于薛國首領萊朱的加盟。薛國的先祖奚仲是夏車正,專門負責造車,傳位到萊朱時,造車技術工藝已經比較先進。萊朱被商湯聘為左相,他的造車技術也隨之入商,為商服務,商湯伐夏時,就精選良車七十乘,投入伐夏戰爭。伊尹用絲繡換夏人糧食一事,也反映出當時這一帶絲紡業的發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