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2023年的曹縣文化館
2023年縣文化館凝心聚力、砥礪前行、埋頭苦干,立足實際,多措并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文化活動,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,本著文化惠民、文化為民的原則,不斷豐富我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在促進我縣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,現由小編一文帶你走進我們的曹縣文化館:
一、履職盡責情況
(一)積極推進免費開放 提升居民文化素養
為使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長期有效、常態化開展下去,吸引更多群眾走進文化場館,文化館認真組織,周密安排,結合文化館實際情況,從多方面入手,狠抓制度建設,增強責任意識,確保“免費開放”政策做到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,切實做到文化為民、文化惠民。
1、一是強化制度保障。
嚴格落實文化部、財政部“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、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”文財務發〔2011〕5號文件精神,對《曹縣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制度》、《曹縣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項目一覽表》上墻以及公示,確定了免費開放服務的項目內容、方式方法、開放范圍,開放時間。確保曹縣文化館功能10個功能分區(多功能廳、展覽廳、宣傳廊、輔導培訓教室、舞蹈排練室、獨立學習室(音樂、書法、美術、戲曲等)、娛樂活動室)開放齊全,開放時間每周不少于56小時,為免費開放服務提供制度保障。
2、豐富公益性培訓輔導內容,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
文化館本著普及性、教育性的宗旨,充分利用本館豐富的師資力量,詳細制定了2023全年的公益性輔導科目。課程涵蓋了戲曲、聲樂、書法、兒童美術、素描基礎、國畫體驗、江米人手工體驗、圍棋體驗、國畫體驗等9個藝術門類,參加培訓的群眾有無基礎,均可選擇其中任何一個班次,加大了公益性培訓的靈活性,使人民群眾得到實惠。此外,文化館每周二、周四下午進行群眾性合唱輔導;持續組織館內業務骨干對各業余文藝團體進行預約制免費輔導,在滿足群眾對文化基本需求的同時,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。
曹縣文化館、美術館關于舉辦2023年免費藝術基礎培訓班招生通知
2023年曹縣暑期免費藝術基礎培訓班正式開班
(二)積極培訓骨干人員 提升促進陣地建設
為提升基層文化陣地效能、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、活躍基層文化氛圍,提高基層文藝骨干業務水平和策劃組織活動能力。針對全縣基層文藝骨干人員,實施“聚起來”和“沉下去”兩種培訓方式進行輔導,5月份將來自全縣26處鎮街807個行政村,近千名文藝骨干人才聚在一起,舉辦“全縣基層文藝骨干人員培訓班”;12月份積極實施“千村萬人”送文化下鄉基層文藝骨干人員輔導培訓,涉及全縣26處鎮街的近千支村居文藝隊伍,近萬名基層文藝骨干人員。
(三)組織開展文化活動 豐富群眾精神生活
曹縣文化館堅持常規活動豐富化、小型活動經常化、大型活動優質化,不斷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,增強群眾文化生活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(1)今年以來,縣文化館周密部署、積極組織舉辦了 “黃河大集非遺購物節”、“迎新春”民間藝術串街巡游、“元宵節民間傳統藝術展演”、“第十五屆群眾文化藝術節”、“五四青年節廣場舞展演”、“大地歡歌”慶七一廣場舞展演、“戲曲票友大獎賽”、“消夏文藝晚會”、農民豐收節暨秋季黃河大集文藝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動60余場次,并實現重大群眾性文化活動縣、鄉、村三級聯動。
(2)縣文化館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,以“訂單式”“點單式”服務形式“沉下去”開展工作。針對老年人組織開展“學雷鋒活動月”送文化下鄉、“小戲小劇巡演”、“黃河大集”文化演出等活動舉辦送文化下鄉活動100余場次。針對我縣青少年組織舉辦少兒書法輔導、圍棋體驗、國畫體驗、“迎新春書畫展”、 “六一兒童節少兒現場書畫比賽”、“五四青年節”書畫展、 “廉潔文化”書畫作品展等文化活動20余次。
二、創新創優情況
(一)理論創新: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我們的各項工作實踐要走好群眾路線,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也要走好群眾路線,決不能閉門造車、坐而論道、流于空想”。在理論創新中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,就是要緊密聯系人民群眾、經常深入人民群眾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,真心拜人民為師,誠心向人民學習,虛心向人民求教,得到源源不斷的實踐力量和理論智慧。縣文化館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,改變了以往的“送”文化理念,演變成為現在的“種”文化活動,在提升基層群眾自我組織文化活動能力的同時,提高了基層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。
(二)技術創新:依托曹縣文化館微信公眾號,實施數字文化館公共文化云項目、網站此次換代更新。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便捷性與開放性,及時推送線上藝術欣賞、線上書畫展覽、線上輔導培訓等活動信息近400條,每周開展線上藝術欣賞至少5條。
(三)管理創新:首先是文化館的崗位管理體制,即將文化業務放在第一位,以研究調查、文化輔導、藝術培訓等作為崗位職能基礎,建立權責分明,科學合理的高效運行機制;依據具體的崗位需要,逐步建立其目標管理機制和獎懲機制;最后是建立績效工資制度,將員工的崗位職責、實際貢獻、工作業績作為工資發放的綜合標準,以此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。
(四)服務創新:根據群眾需求確定服務,建立陣地服務、流動服務與數字化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機制,實施“點單式、訂單式”服務,協助鎮街文化館分館,為基層群眾帶去戲曲、曲藝、歌曲、舞蹈等文化活動。在充分走訪調研基層群眾的基礎上,開通“訂單”電話,公布服務項目,積極組織文化傳承志愿者,以文藝輕騎兵和文藝小分隊的形式,深入基層,進行群眾性小戲小劇輔導培訓、廣場舞實地教學、戲曲唱教學輔導。這些活動的開展,贏得了基層群眾的一致贊揚,提升了基層群眾自我組織文化活動、參與文化活動的能力。既發揮我館自己的文化資源優勢,又廣泛利用了社會文化資源,把文化館建設成本地免費公共文化服務的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