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幅小畫,有意思~~

聽墻根
這是畫家張德的一幅有意思的小畫——聽墻根,描繪的是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區農村的一個情景。春暖花開,月圓之夜。調皮的孩子們躲在新人婚房的窗外,正別有興致地偷聽新郎新娘的悄悄話。。。“聽墻根”,當時在人們眼里不是什么丑事,而是一種風俗。有時新人父母還要專門央人來聽;新人家里有養狗的,新婚前后那些天還要專門把狗拴起來。由于擔心沒人來“聽墻根兒”,當婆婆的還要提前給新郞本家嫂子、嬸子們交代,要她們夜里抽空務必要到新房窗下走一趟。若有人捷足先登,這些人便悄悄走開。若不見有人,就會敲一下窗戶,然后走開,算是完成任務。畫家張德的這幅小畫,描繪的是家鄉八十年代大雪時節換豆腐的一個場景。用豆子換豆腐,印象中黃豆換豆腐是一斤換一斤,而玉米就不行了,大約是兩斤玉米可以換一斤豆腐吧。記得那時換豆腐的,只要看到小孩子圍在跟前,就會切下一角,送給小孩子吃。或許自小豆腐吃得多,后來喜歡上了這種鹵水豆腐的味道。